去年以來,廈門市組織部門的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組織工作,有許多有益的啟示,其中,極其重要的一條就是:只有不斷推進改革創新,才能打開組織工作新局面。
我們破解工作中的難題靠什么?靠改革創新。沒有改革創新就不可能打開工作新局面,比如廈門現在的機構編制職數,都是飽和狀態。廈門市要讓省里給增加編制,哪怕是增加10個都很難。為破解這個難題,我們在2012年制定了機構改革期間鼓勵提前退休政策,一下騰出了288個編制,副局級干部騰出了22個職數,正處級也是幾十個職數。由于編制的原因,往年招考公務員被卡得死死的,2012年才招100人,補充不了多少人員。通過提前退休,今年招考量就大了,可以達到250個左右,這對改變干部隊伍青黃不接的狀態起了很好的作用。這就說明,解決一些問題要敢想、敢干、敢于擔當責任,只要是為全局、為人民、為干部,不是為私利,我們擔當一些風險、責任是值得的。這是改革創新給我們打開工作新天地的一個生動例子。我們一定要堅持改革創新,要靠改革創新破解工作難題。
中央要求廈門先行先試,我們在組織工作上也要先行先試,為全省多創造一些經驗和典型。比如說,我們組建高層次人才發展中心,不叫服務中心,而叫發展中心,直接隸屬于組織部,以服務人才創業、促進人才發展、促進產業發展為目的,就創新了組織工作的內容。做人才工作不僅僅是把人弄來,關鍵是來了要用,要產生效益。我們把能夠產生效益的工作作為組織工作來做,這就是工作的拓展,因而得到了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姜信治的肯定,批示全省組織系統學習廈門做高層次人才工作和“海納百川”人才政策創新的經驗。這兩項工作說明,我們只要敢于先行先試、探索創新,就能夠在省里走向前列,F在我們還要非常強調的就是,在非公黨建工作上,怎么在臺企、外企黨組織建設、黨的活動等方面,為全省創造出經驗。因為這些企業很多集中在廈門,廈門有兩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還有對臺人才工作也要突破。廈門的優勢、特點在對臺,對臺人才交流怎樣在原來的基礎上再突破,這是今年我們要敢于突破、敢于創新的一個方向。再就是組織制度的創新,也已經到了可以突破的時候了。
改革創新還有一條,就是怎樣構建開放組工。開放組工的理念實際是順應了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F代社會的組織結構、利益選擇、需求多元化等,已今非昔比,所以要創新社會管理。組織工作也是社會管理工作,必須跟創新社會管理同步。作為做人的工作的組織部門,實際上就是社會管理的一個部門,我們很多職能是社會管理的職能,不能置身于社會之外,這是大的形勢。社會發展、文明進步逼著我們要跟社會聯動互動、同頻共振。這是組織工作要隨之轉型的客觀環境。為此,我們去年提出并實踐了“開放組工”。組織工作要做得生機勃勃,不斷有新思想、新觀念、新作為,就需要和社會需求、群眾需求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所以要建設“開放組工”。許多事情能公開就公開,能透明就透明,能跟社會一起做就跟社會一起做。特別選人用人更要依靠群眾,這是堅持我們黨的群眾路線的光榮傳統,F在中央提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最后落腳點還是落在密切聯系群眾上。我們現在所做的一些工作跟中央精神完全吻合。我們所做的許多宣傳工作不是吹噓、作秀,而是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為了把好的工作經驗積累下來,這些都是在實踐“開放組工”的觀念。
。ㄗ髡呦抵泄矎B門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