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同心共筑中國夢
|
|
|
文章來源: 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
2013-5-16
|
|
|
曲折的海岸線背后,八閩大地滿眼皆綠。黨和國家領導集體實現了新老交替,歷史接力棒實現了順利傳遞,八閩大地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回首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支持福建發展的力度不斷加大,相繼頒布實施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發展規劃》和《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國家各部委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支持政策,一大批實力雄厚的央企進駐福建,這為福建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我省全面實施“三規劃兩方案”的關鍵一年。目前,我省經濟主要指標增速好于全國,運行質量繼續改善,重點工作有效突破,但經濟運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的部署要求,創造性地發揮優勢、挖掘潛力、拓展空間,發展得更好些更快些。在發展速度上,我省要保持比全國平均水平更高的發展速度,盡快在人均GDP上趕上東部地區平均水平,更加注重質量與效益,重視在全局中的功能與作用,把速度與效益有機統一起來;全面實施中央批準的“三規劃兩方案”,堅持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堅持產業群、城市群、港口群聯動推進,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新路子。
全國兩會閉幕后,省委迅速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貫徹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兩會精神,對做好今年我省各項工作作出進一步部署。我們要切實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逐一落實到位,全力保持經濟發展良好勢頭,以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打好五大戰役為載體,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突出創新驅動引領,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抓好生態省建設,在擴大投資、刺激消費、壯大產業、外貿升級等方面下更大功夫,進一步拉動經濟增長,不斷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改善民生是發展的目的所在,一定要解決好群眾高度關注的住房、就業、教育、醫療、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實際問題,繼續辦好為民辦實事項目,健全和完善惠民長效機制,營造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水平。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源泉,我們要積極穩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落實好已經出臺的改革措施,用足用好中央賦予的先行先試政策,更加積極主動地深化改革,增創體制機制新優勢,特別是加快推進廈門綜合配套改革、泉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平潭開放開發等試點工作,為我省新階段發展增添改革紅利。對臺是我省一大優勢,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要從更高站位、更寬視野審視我省對臺優勢,發揮對臺優勢、挖掘對臺資源,加快廈門和平潭等重點區域對臺合作的體制機制創新,發揮海峽論壇等載體平臺作用,實現閩臺產業深度融合、人文深入交流,推動閩臺合作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發展。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們要繼續加強作風建設,大興學習之風,注重實干實效,抓好反腐倡廉。扎實工作要有扎實作風,認認真真學習實踐,踏踏實實做人做事。各級干部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少應酬,多學習,增本領,重實干,積極作為,奮發有為,一抓到底,開拓前進,推動各項既定目標任務的落實。
當前,大家都在熱談“中國夢”。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肩負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以來就勇敢擔當起這一使命,帶領人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迎來了我們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我們要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與全國人民同心共筑中國夢。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