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后黃村屋舍儼然,保留了傳統的鄉間石厝。 |
采訪車在并不寬闊的水泥村道上蜿蜒駛過,一路春色濃淡適宜,田野和遠山都在安靜中舒展著一派蔥蘢,質樸的鄉村氣息撲面而來。
這是記者第二次來到莆田市西天尾鎮后黃村。第一次是一年前,同樣的季節,一路枇杷掛果,似一樹樹白色梨花盛開,與閩中南別處的鄉村并無二致,但是后黃村卻一連兩次給采訪組留下深刻的印象。
后黃村村支書許聰在村里活動中心的樓下等待我們的到來。記得去年,許聰帶著我們采訪組在村里簡短地參觀了一圈之后,后黃村即以它超過大多數城市住宅小區的潔凈令我們刮目相看。一年后后黃村還有什么驚喜可以帶給我們?對此不太善言辭的許聰似乎胸有成竹,他說經過村兩委和村民們這些年的努力,后黃村的條件已經“成熟了”,這一點“去年還不能說,現在可以說了”。
許聰的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
菜園和人工湖的秘密
懷揣著這個疑問,許聰拔腿就帶著我們往村外走去。
村外是一畦畦的菜園,西紅柿累累的果實掛滿枝頭,蠶豆豆莢飽滿,袖珍型的小西紅柿亦密密麻麻地長滿菜園,路邊已經收下幾大筐的西紅柿。許聰告訴我們,這些都是無公害無農藥殘留的綠色食品,以其“原生態”大受城里超市的歡迎,往往都是供不應求。
除了供給超市之外,農業觀光和休閑采摘是這片菜園的另外一個功能。“現在氣候好,很多人從城里開車,帶著孩子來村子里采摘蔬果”,許聰說。正值春天,來這里一方面可以讓小朋友親近自然,一方面一家人也踏青休閑,其樂融融。
菜園邊是一個正在挖土的工地,許聰說,這里將挖出一個人工湖來,然后引入流經村子的清澈溪水注滿湖中,周邊飾以游廊涼亭,又造就一處景觀。
除此以外,許聰還計劃清理村邊的河道,重新找回他兒時“天氣熱的時候隨時都可以下河游泳”的清澈河水。
雖然言語不多,但是經許聰的介紹,再回頭看剛經過的青青菜園,已然了悟許聰的初衷,農業生產固然是一個方面,可以讓村里的很多家庭增加收入,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許聰所謂的“條件成熟”,定與他心中的家園夢想有關。
當然,幾處菜園,一個人工湖,在鄉村里亦不過是平常景觀,就算是村容整潔村道潔凈,也遠遠不足以吸引遠近游人,后黃村還有什么寶貝嗎?許聰一如既往地敦厚,帶著我們從村外的大榕樹下回轉身,“到村子里再看看吧”。
 |
提到經營多年的“后黃夢”,不善言談的許聰也滔滔不絕。 |
不建新洋房,只愛老石厝
這一次,我們終于得見此前許聰一直秘而不宣的“寶貝”:后黃村的老房子。
因為是“荔城區華僑第一村”,有華僑近千人居住海外,后黃村的民居除了具有莆田傳統風格的鄉間石厝之外,還散落著多處具有東南亞以及西洋建筑風格的老房子。
對于這些老房子,許聰給我們做了一個大致的介紹,這一棟曾經用作碉樓,那一棟具有濃郁南洋風格的是印尼羽毛球名將林水鏡的故居,這一棟西洋風格的老宅則是當年的婦產科醫院……雖然拙于言辭,而且尚未組織人員對這些老宅的建筑風格和歷史民俗進行系統深入研究,但這并不妨礙許聰向我們勾畫出后黃村的鄉村輪廓,而這個充滿質樸氣息的后黃村所帶給參觀者的鄉村情愫,正是通過這些老石厝散發出來。許聰用他多年在外經商的閱歷和兒時生活的回憶敏銳地把握住了后黃村的魅力所在。
“從2006年到現在,我們村都沒有蓋過新房子”,許聰說。
不是沒有誘惑。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村都開始拆掉舊屋,蓋起氣派的樓房,甚至建起了整齊劃一的大片農民別墅,隨著大家的生活“進城”、“上樓”了,似乎也逐漸抹平了鄉村與城市的區別。
但是許聰并不這么想。
“城里的小區規劃得整齊,也建設得很現代,但是大家總是一回家就關上房門過自己的小日子,鄰里之間溝通得少,不如我們農村有人情味。”許聰雖多年在外經商,但是依然不改農人的本色,也希望在農村發展的大進程中,能夠保留一份傳統鄉村的本真。不同于很多鄉村大拆大建后發展工業建新村的做法,許聰希望能夠走出一條屬于后黃村自己的路。這也是他全力保留村里老房子的初衷所在。
這個夢,從最開始僅僅是他一個人深藏心里的夢想,逐漸演變為全村人都接納和配合的理念,直到2012年9月與設計院合作完成后黃村鄉村旅游發展的整體規劃,許聰終于覺得時機成熟,可以將他的夢想對外界和盤托出。
一步一個腳印
許聰的夢想其實并不神秘:通過打造一個環境優美、綠色生態的特色鄉村,發展鄉村旅游,讓全村的人們既能夠保持原有的和諧有人情味的鄉村生活,也可以創造更多的致富機會。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帶著村兩委們付出了很多。這一路,他們做得多,說得少,但是后黃村每前進一步,都一步一個腳印,走得踏實。
2006年許聰當選村委會主任時,后黃村還駐有數家小生產企業,但這些企業并沒有給后黃村帶來收入,而是帶來了一些環境和治安問題。許聰上任之后,便著手清理,請這幾家企業搬離后黃村。同時也將自己對后黃村的設想與鎮上和區里的領導進行了報告。
“當時大家都不認同,覺得不可能做得起來”,荔城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但是許聰仍然按照他心中的目標默默地前進著,他的想法執著然而樸實:先改善村里的整體環境,取得大家的認可。因此第二步的工作計劃,就是改善村里臟亂差的環境。在他的辦公室掛著一幅字:沒有落后的群眾,只有落后的工作。為了贏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許聰要求村兩委們全部以身作則:
“我們村兩委的辦公室全都沒有裝空調,不要讓村民們認為,我們工作是來吹空調的。”
“碰到亂扔垃圾的村民,我們村兩委都是走上前去,當面把垃圾撿起來放進垃圾桶里。”
……
細致的工作成效明顯,到2012年,后黃村的整齊和潔凈已經有口皆碑。接著,許聰帶著村民代表們前往寧德上金貝、南靖云水謠等在鄉村旅游方面已經頗有建樹的村莊參觀,開始跟村民們溝通他關于在后黃村發展鄉村旅游的設想。由于工作的扎實,這一想法很快取得了村民們的大力支持。
按照設計院的規劃,后黃村的鄉村旅游打造將于2015年全面完成,家園之夢即將得圓。屆時許聰在后黃村的工作也將滿十年。都說十年磨一劍,第三次再見后黃,將會看到什么樣的驚喜呢?我們期待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