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紅色收藏,收藏一段記憶 |
|
|
文章來源:本刊原創 本刊記者 茍立偉 更新時間:
2013-5-16 |
|
|
 |
革命精神的傳承代代不衰。 |
新中國宣傳畫、蘇維埃老資料、林祥謙脫胎漆器塑像、抗美援朝實物、社會主義改造宣傳畫……相信,這一件件紅色收藏品定能勾起你對過往歲月的回憶與想象。
煙花三月,草長鶯飛。福州三坊七巷管委會與福州收藏家協會在三坊七巷南后街展覽館聯合舉辦“紅色收藏文化精品展”。一處文脈涌動之地,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時空在這里交匯,再現革命經典、重溫紅色記憶。
一段革命歲月,一次精神洗禮
邁步進入南后街展覽館,立刻被莊重的氛圍所包圍。一樓展廳內,各種毛澤東塑像,琳瑯滿目。這些塑像形象各異、材質不同,大小不一,既有半身塑像,又有全身雕像,既有單人塑像,又有與戰友的群像,向人們展示了那一段難忘的革命歲月。此時此刻,耳邊仿佛響起了大炮的怒吼,戰馬的長嘶,還有那一句句鏗鏘有力的革命口號。
你看!墻邊展柜內,是一幅長卷手書毛澤東詞《滿江紅·和郭沫若》,筆力遒勁,字體飄逸,革命豪情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墻上,一幅由杭州東方紅絲織廠制作的《毛主席去安源》刺繡作品中,毛澤東面容堅定,清瘦俊逸,儒雅中透著剛毅,一把油紙傘,一襲長袍,一副風雨兼程、義無反顧的形象。
展廳東側,各種版本的毛澤東著作,滿眼紅色,匯集了他不同時期、不同專題的著作。他的文字氣勢磅礴、天馬行空、通俗幽默,一如他的性格,讓人有一種透徹心扉的感悟,在革命戰爭年代被人們秘密傳閱,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被人們口耳相傳。
展館右側,是有關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以及蘇共領袖列寧的畫像。畫像中的馬克思目光深邃、意蘊悠長,恩格斯儒雅睿智、嚴謹謙和。兩位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博覽群書、學識淵博,革命實踐無比豐富。畫像中的列寧,眉頭微鎖,望著遠方。這位革命的理論家和實干家,一手拿筆,一手拿槍,深刻觀察資本主義發展變化,一針見血地指出,資本主義已經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從而為革命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新經濟政策……《共產黨宣言》、《資本論》、《進一步,退兩步》……革命導師不畏艱險、上下求索,就像普羅米修斯盜取圣火為人間送去光明和溫暖一樣,其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在一樓展廳,一路往里走去,可以看到以毛澤東為題材的各個革命時期的畫作。這位當年從湖南韶山沖走出的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求學于北京大學圖書館,受教于李大釗、陳獨秀等早期共產黨人,開辦新民學會,創辦《湘江評論》,領導驅張運動,組織安源煤礦工人罷工,在革命的風雨中經受百般歷練,文章詩詞也是一絕,觀點犀利,不拘一格,頗為灑脫。
一批文物藏品,講述一段故事
拐過墻角,沿樓梯拾級而上,一批批文物藏品向我們一一講述一段段故事。
抗日戰爭的8年時間,中國人民歷盡戰爭的艱辛,國際上各種力量不斷分化組合,國內各種思潮不斷涌動交匯,戰爭狀況復雜無比,這也體現在抗戰時期的各種文物上。日本法西斯為侵華戰爭而繪制的航空地圖、抗戰系列書刊反映了中國人民抗戰的血淚史。國家蒙難,國人悲慟,奮起反抗,終于取得了百年抵御外辱的第一次勝利。那個歷史時期是中國人民贏得尊嚴的歷史時期,也是抗戰文化開花結果的時期。
新中國成立后各個歷史時期的紅色文化藏品為我們生動地展現了各個歷史進程中的細節,讓一切變得不再是粗線條,而是變得形象生動,難以忘懷。
抗美援朝軍用機槍轉盤、擦槍油壺、指南針銹跡斑斑,邊邊角角已經被磨平,滿是戰爭的痕跡和歲月的烙印?粗矍皬膽鸹鹬袣w來的實物,我仿佛看見了戰爭的殘暴機器在朝鮮半島慘無人道的狂轟濫炸,而中朝人民在冰天雪地中以強大的意志力戰勝了千難萬險,用極其落后的武器裝備將美國侵略者趕出了朝鮮半島。眼前的這幾件實物,是中朝軍民反抗西方帝國主義取得偉大勝利的重要見證。
“林應鹿,男,29歲……”這個加蓋了“北京市海淀區選舉委員會”公章的選民證日期顯示是1956年,旁邊的幾張選民證上的選民名字都是林應鹿,時間從1961年到1980年,年齡從31歲到52歲,加蓋的公章也是不同的地方,顯示了這個當初意氣風發的青年伴隨著新中國成長。幾張選民證旁邊是“地方國營北京新都機制磚瓦總廠基層工會委員會”為他頒發的先進生產者當選通知。小小的幾張證書,生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實踐民主,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光輝歲月。
一件藝術作品,訴說多少感動
二樓展廳中間,是藝術家創作的紅色題材藝術品。有開國大典的壽山石浮雕、福州工藝場制作的“科學種田”木雕、林祥謙脫胎漆器塑像……這一件件藝術作品,運用傳統的工藝手法,表現革命人物和故事卻又不拘泥于人物故事,運用寫意手法講述故事、塑造人物,制作精美,世間少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品中還有不少烙上濃厚的福州印記,林祥謙脫胎漆器塑像就是其中一件,另外還有當時洪山橋國營瓷器廠生產、反映樣板戲典型人物的系列瓷器等等。
另外,反映福建歷史發展的紅色藏品也是一大看點。小火星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兵團獎狀為我們重溫了福州解放的光輝記憶,實是難得。福建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第二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的相關會議材料仿佛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生的民主制度開始在地方實踐時,人民心中的那份好奇和感動。
展廳內人們或駐足,或思考,或近距離觀察,或環視整個大廳。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在革命軍人軍功章的展柜前久久站立。兩位軍人,仰望著墻壁上懸掛的領袖畫像,滿臉莊嚴。一位老太太,牽著小孫女的手,在一尊毛澤東雕像前流連,小孫女好奇地詢問雕像是誰,老太太認真回答她的問題,向她講述毛主席小時候的故事……
1000余件紅色革命題材收藏精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為我們展示了一種文化,喚起了人們的一段記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