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建館啟動儀式并發表重要講話。本刊特此為讀者介紹黨的六大會址現狀、當年黨的六大召開情況及其歷史故事。
 |
位于莫斯科近郊的中共六大會址。 |
莫斯科市南部郊外五一村公園街18號,是當年塞列布若耶鄉間別墅所在地,也是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地方。
如今,85年過去了,這座建筑歷經滄桑,風韻猶存。就在不久前,這座建筑遭遇了一次火災,整個建筑幾乎只剩骨架,在莫斯科零下20多度的嚴寒中依然矗立著。
千里來尋故地
3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建館啟動儀式并發表重要講話。國家主席上任伊始,他將俄羅斯作為出訪的第一站,并力推中共六大紀念館建館事項,意義非常特殊。
3年前,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時,向時任俄羅斯總理普京提出,在中共六大會址建立紀念館,得到普京熱情支持。3年來,在普京和俄羅斯政府關注和推動下,在雙方共同努力下,這一愿望今天變成了現實。
回首歷史,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中冒著生命危險探尋真理的精神至今令后人敬仰。
85年前,中國人民飽受磨難,中國革命面臨重重艱難,中國革命究竟應該向何處去,革命的疑云籠罩在人們心頭,來自中國各地的140多名中共代表,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在俄羅斯人民和國際組織幫助下,冒著生命危險,沖破重重險阻,遠涉萬里來到莫斯科,召開了中共六大。
 |
中共六大會址,位于莫斯科市南部郊外五一村公園街18號。 |
雄關漫道真如鐵
中共六大是中共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那么,黨的六大為何要在國外召開呢?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由于國內當時正處在極為嚴重的白色恐怖中,很難找到一個安全的開會地點,加上1928年春夏間將相繼在莫斯科召開赤色職工第四次大會、共產國際第六次大會和少共國際第五次大會,考慮到屆時中國共產黨都將派代表出席這幾個大會,而且中共中央也迫切希望能夠得到共產國際的及時指導,遂決定黨的六大在莫斯科召開。
1928年3月,共產國際來電同意中共六大在蘇聯境內召開。4月2日,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開會研究召開六大的問題,決定李維漢、任弼時留守,負責中央日常工作,鄧小平為留守中央秘書長。
從1928年4月下旬起,瞿秋白、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和100多位參加中共六大的代表帶著問題,肩負著中國革命的重托,相繼分批秘密前往莫斯科。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蘇聯莫斯科近郊茲維尼果羅德鎮的塞列布若耶鄉間別墅里秘密召開。在“銀色別墅”里,代表們的思想不斷碰撞,頭腦中的疑問逐漸解開,革命的道路逐漸清晰。
瞿秋白代表第五屆中央委員會作了《中國革命與共產黨》的政治報告,周恩來作了組織報告和軍事報告,李立三作了農民問題報告,向忠發作了職工運動報告,共產國際代表布哈林作了《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的任務》的報告。大會通過了關于政治、軍事、組織、蘇維埃政權、農民、土地、職工、宣傳、民族、婦女、青年團等問題的決議,以及經過修改的《中國共產黨黨章》。
而今邁步從頭越
中共六大是中共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歷史意義。大會認真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以來的經驗教訓,對有關中國革命的一系列存在嚴重爭論的根本問題,作出了基本正確的回答。它集中解決了當時困擾黨的兩大問題:一是在中國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問題上,指出現階段的中國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引起中國革命的基本矛盾一個也沒有解決,現階段的中國革命依然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主義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勢和黨的任務問題上,明確了革命處于低潮,黨的總路線是爭取群眾,黨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計地組織暴動,而是做艱苦的群眾工作,積蓄力量。這兩個重要問題的解決,基本上統一了全黨思想,對克服黨內存在的“左”傾情緒,實現工作的轉變,起了積極的作用。
由于歷史發展的局限性,黨的六大對中國革命的特點、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中國革命的敵人、黨的工作重心等問題認識不足,但這仍然不能掩蓋黨的六大主要方面和路線的正確性。
如今,中國共產黨又一次實現了黨的領導集體的新老交替,歷史的接力棒實現了新的傳遞,歷史的發展又翻過了新的一頁,而中共六大會址,又受到了新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珍視,因為它是中國革命歷程的見證,也是中俄兩國人民深厚友誼的重要象征。
出席中共六大紀念館建館啟動儀式時,習近平表示: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十分珍視中共六大這段歷史,也十分珍惜中俄兩國人民相互支持的歷史。我們建立中共六大紀念館,是要銘記歷史,是要繼承和發揚中俄傳統友誼,促進兩國世代友好。
出席儀式的俄羅斯聯邦副總理戈洛杰茨也表示,建立中共六大會址紀念館,體現了兩國人民相互理解和偉大友誼。俄方相信,它將成為俄中友好的又一象征。
歷史,再一次在這里交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