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好規矩才能辦好事
順昌縣村級組織實施“兩制一約”選人管事成效好
|
|
|
文章來源:本刊原創 青榴 更新時間:
2012-11-23
|
|
|
 |
順昌縣羅坊村民學習“兩制一約”。 |
以往在穩定和村財管理方面都曾出過問題的仁壽鎮桂溪村,今年的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卻進行得非常順利。順昌縣仁壽鎮的干部說:“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我們不折不扣地組織實施了‘兩制一約’選人管事工作法。”
正是因為“兩制一約”的助力,到8月24日,順昌縣仁壽、大干、洋墩3個鄉鎮的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已全面順利完成。
那么,什么是“兩制一約”?怎么選人管事?近日,順昌縣委組織部的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讀。
“兩制一約”的實施,促進了村級換屆選舉工作平穩有序展開,提升了村級班子的素質和戰斗力,推進了村級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建設
“兩制”即《村務管理制度》、《村務監督制度》;“一約”即“村規民約”。
這是順昌在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中,推出的創新農村管理機制的新舉措,也是對2009年村級換屆中推出的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的提升完善。其基本內涵主要有二:一是“選人”,即村兩委尤其是村委會主任競選人必須在“兩制一約”的框架內作出承諾、參加競選,黨員和村民應當以“兩制一約”為參照依法選舉產生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二是“管事”,即無論誰當選,都要嚴格遵守經戶代表會議通過的“兩制一約”。
仁壽鎮是順昌北上要塞和邊貿重鎮,物產豐富、人才薈萃,自古有經商之風,商貿物流活動異;钴S。為確保為選準選好人指正方向,該鎮把“兩制一約”的宣傳摸底、征求意見、起草初稿、審議完善等成稿過程,與村級換屆的前期各項工作緊密對接,同時,以“下基層”活動為抓手,以“接地氣、轉作風、解難題,直接聯系和服務群眾”為主題,要求全鎮村(居、場)主干和股級以上干部每人聯系30戶農戶,訪民情、搞服務、辦實事、樹形象,努力營造通過以干得助來“贏民心、拉選票”的良好導向,并于8月11日前在全縣率先圓滿完成村兩委換屆任務。
今年以來,順昌縣130個建制村按照“廣宣傳、摸底子,定規矩、選班子,抓實施、上臺子”三個步驟要求,于6月底前將“兩制一約”初稿提交戶代表會議審議通過。以此為基礎,該縣130個村黨支部目前已全部完成換屆任務。在新當選的支委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8%,比上屆提高了6個百分點;35歲以下的年輕黨員占8%,比上屆提高了2個百分點;婦女干部占12%,比上屆提高了3個百分點。全面達到了黨員群眾意愿與黨委組織意圖相統一的目標要求。
據統計,全縣落實該工作法以來,已對村財管理方面糾偏糾錯179筆,涉及金額60.26萬元。信訪部門同時反映,涉及農村農業的群訪事件也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兩制一約”賦予村監會主任以村兩委會議“列席權”,使其與其他成員一道成為村民利益“代言人”,有利于村干部和村民之間的雙向溝通,促進了村里的民主和諧穩定。
洋口鎮沙墩村是順昌的“南大門”,區位優勢明顯,但村每年固定收入20多萬元,正常開支卻要40多萬元,其中用于村民福利開支就達20多萬元,村財負擔較重。村兩委經多方論證決定將中心村建設土地開發收益300萬元設立為村民福利基金,成立專戶獨立核算,并由專門理事會負責運營管理。村民福利基金通過正常運營,每年將20多萬元的收益用于村民福利支出,大大緩解了村財支出壓力?刹糠执迕駬倪@種做法使大家分不到現金而強烈反對。為此,村監會積極介入,向村民做了大量解釋工作,終使該方案得到普遍認可并付諸實施。洋墩鄉某村委會主任在競職承諾中表示要在3個月內完成林改工作,由于一些客觀原因沒能履行承諾。他主動向村監會說明情況,在村民代表會議上公開道歉,并提出整改方案,在村監會的監督下抓好落實。這次村委會選舉,他又再次順利當選。
“兩制一約”要求村監會監管各村嚴格執行財務收支預決算、“一月一公開”等制度,有利于村民實時實地監督村兩委施政行為,督促村里節省開支,多辦實事好事
雙溪街道在各村全面落實村級財務預決算制度,憑著村級財務預算表,村監會對預算內的開支及時辦理審核,對于超支部分視情予以把關。城東村村監會在每年1月中旬,都會按照“穩定增加村財收入、嚴控管理費支出、保證村民福利支出、村財年底多結余”的原則,督促村里落實好財務收支預決算制度。目前該村集體固定資產凈值總額已達3500萬元,年村財收入達130萬元以上,村民在養老、就醫、就學等方面均享有基本保障,村干部也探索走上了“職業化”的路子,而作為“兩制一約”的先行先試者和堅定踐行者,1994年以來就被眾望所歸地推上村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位子的盧吳增,在今年換屆中再次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并有望在即將進行的村委會換屆中連任村委會主任,創造“六連冠”紀錄。
埔上鎮口前村把“兩制一約”的全部內容,在村部門前操場張榜公開,村民對照內容,時時可以監督村兩委。村監會對每年度村里的工作任務進行分解立項,實時跟蹤督查,上墻公開;認真把好村財監管關口,落實“一月一公開”;定期走訪農戶,很好地發揮上情下傳、下情上達,解疑釋惑、化解矛盾糾紛的作用。實行該工作法以來,村里確定的工業平臺征地、景觀路工程建設等重點工作任務均得到較好落實,村級接待費用由原來每年的二三萬元減到幾千元,還先后接待群眾來訪20多人次,受理村民各類問題19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38起。
如果說“兩制”著眼于管好“村官”,“一約”則側重于約束規范村民行為。須經戶代表審議通過,使“村規民約”在某種意義上成為道德“憲法”,有利于樹立良好的民風、村風,創造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
大干鎮是順昌經濟、文化、交通最為繁榮發達,也是村情民情選情最為復雜的鄉鎮之一。在此次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中,該鎮以“兩制一約”為抓手嚴把選人入口關,以“凈化選舉環境”為題開門納諫、廣集民智,決定把換屆紀律“七不能”要求寫入“村規民約”,并提交戶代表會議進行充分醞釀討論,在全體黨員群眾中形成共識、深入人心,使之成為今后選舉村干部的“約定俗成”。今年換屆中有18人因不符合“七不能”要求而放棄了候選人的競職資格。同時,所有正式候選人均依“制”照“約”向黨員群眾鄭重作出履職承諾、參加競選,并在公開欄公示,接受黨員群眾的監督。
下派仁壽鎮塘后村的葉書記則在“兩制一約”中悟到了靈感。剛到村里不久的他,就因遭遇兩起遺棄老人事件而感到頭痛不已,與村兩委多次商議,仍覺苦無良策。隨后,順昌縣委組織部下發了關于在全縣農村基層全面落實“兩制一約”選人管事工作法的通知,使他找到了“批判的武器”。他立即召開村兩委會議進行周密籌劃:必須把“評孝子、選孝媳、樹新風、促和諧”作為“村規民約”的重要內容,并通過各種形式把這一理念灌輸、根植于每一個村民的心靈中、行動上。為此,他還精心策劃舉辦了塘后村首屆孝星評選活動,在村里辦起了以傳授孝悌之道、傳播農技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周二夜校”。當日特意趕來評選現場的鄰村村民雷明發,對著披紅受獎孝子孝媳豎起大拇指:“要做事先做人,孝行是最基本的準則!這樣的村規民約,才是咱們村民所想、所需、所盼!”
 |
順昌縣“兩制一約”操作流程圖。 |
|
|
|
|
|
|
|
|